本期我們先回顧一下一級測試的概念,正如大家所知,一級測試是普遍使用的測試方式,就是用一個光源和一個光功率計,在光纖的一端接上光源,并在光纖的另一端接上光功率計,由于這根光纖是有損耗的,因而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測到光功率的衰減情況。
在實際測試的時候,我們一般不能直接把被測光纖插在光源和光功率計的端口上,特別是不能直接插在光源接口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光源是一個精度很高的設備,接插拔時容易引起誤差,且從壽命角度,插拔次數(shù)也是有限的,考慮到更換的成本較高,所以實際進行測試時候都要使用測試跳線,也就是把測試跳線的一頭插在光源和光功率計上,跳線的另一頭插在被測的光纖鏈路上,這樣被測光纖鏈路在測試的時候真正被磨損的是我們用來的測試用的測試跳線,當然測試跳線也會磨損,但相對于光源光功率計組件的成本要低很多。所以,在進行光纖損耗測試時,一定要使用測試跳線。
那么我們來看一下“兩跳線法”測試是如何進行的。
第一步,當然是設置參考值。在測試之前我們先把跳線影響歸零,“兩跳線法”之所以叫做兩跳線,就是因為在設置參考時,使用了兩根光跳線。如上圖所示,我們在校準測試中歸零了測試跳線1與測試跳線2,中間通過連接器3進行跳線連接,因此連接器3也在基準設置范圍內(nèi),予以扣除了。
第二步,進行測試,接入被測鏈路,此時我們可以看到測得的光功率值是被測鏈路損耗和連接器2的總損耗。也就是說當只要求測試一端連接器加一段光纖鏈路的損耗時可使用“兩跳線法”。另外要格外注意的是,測試結果不包括連接器1的損耗,如果連接器1和設置參考時的連接器3的損耗相差很大,這可能導致被測鏈路出現(xiàn)負損耗。所以工程驗收測試并不推薦使用“兩跳線法”。
------------------------------------------------------------------------------------------